清末年間‧腹中有珠璣的青花人物粥罐_ 難得一見 ‧ 古董 文房/擺件 茶道具
向您介紹 一見古美術生活 ‧ 難得一見 ‧ 古董 文房/擺件 茶道具 【青花人物粥罐】
根據《太平御覽》記載:「周書曰:『黃帝始烹穀為粥。』」早在遠古時代便有粥的文化出現,古今眾多醫書裡同樣亦可以發現用粥來治病的記載。
作為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藥學家和博物學家的李時珍,在他著作《本草綱目》記載關於粥的處方就高達五十多種,他認為「粥能暢胃氣,生津液也。大抵養生求安樂,亦無深遠難知之事。」
粥帶著所有季節的芬芳,汲取大地精華的養分,具文獻記載有補氣、祛病和養生之用,且易於消化,特別適合老年人和脾胃虛弱的人。溫潤淡泊,滋味深長的粥,讓生活美好而富足。
美學大師蔣勳在《池上日記》描繪清晨煮粥的感覺,他放慢腳步,體驗前所未有的恬淡閒適,喚醒許多溫馨的記憶。可見,粥不僅老少咸宜,對佛教來說,更蘊藏修行深意,從來就不只是米和水的烹調而已。
不分老少為「粥」痴迷,「粥罐」應運而生
早期社會農耕技術尚不純熟,糧食產量少,喝粥可以比吃飯更節省糧食,再加上古代烹煮米飯的技術要比煮粥複雜得多,所以在當時的社會人們普遍認為粥比飯更好,於是日常飲食中,粥的地位遠遠高於飯。
也因為粥的省錢與方便性,致使它有很長一段時間並不被貴族所看好。在大旱大災之年,善心人士的「施粥」善舉,更令許多上層社會的人認為粥是窮困人家和災民的食物。
直到唐宋時期,人們才又開始對粥狂熱著迷起來。當時人們篤信佛教,因此佛門寺院有浴佛等重大盛會送粥的習俗便對當時的風氣影響甚鉅。再加上從現存於世的唐宋詩詞可見許多文人是如何用文字傾訴食粥的喜愛。
宋‧蘇軾〈豆粥〉:「豈如江頭千頃雪色蘆,茅簷出沒晨煙孤。」
最具代表性的兩大詩人,其一就是唐宋八大家的蘇軾,身兼美食家的他,對食粥這件事曾寫下「身心顛倒不自知,更識人間有真味。」的情感。不論是烹煮粥的秘訣,或甚至是他親身嚐過的感受,都將食粥的著迷幻化成文字,鉅細靡遺地記載下來,根本是粥品的最佳代言人。另一位對粥的重度痴迷的文豪,當屬宋代大詩人陸游。他在〈食粥〉這首詩裡寫到「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所以在陸游的心目中關於「食粥」這件事,可說是能延年益壽,甚至成仙的。
太平盛世,粥是養生品嘗的享受,而在災荒戰亂時期,煮粥賑濟災民,用一碗粥來安定民心,黎民百姓的感受更加殷切踏實。宋代以降,記載的粥品越發詳盡,那時的粥不僅僅是用於填飽肚子而已。
由於粥品的盛行,因此專門拿來盛粥的粥罐便應運而生。粥罐最早出現於明朝萬曆年間,因「粥罐」音似「做官」,在極其講究寓意的明代,與「做官」諧音受到了人們的推崇和喜愛,此後粥罐除了實用器具的身份外,也被視為興旺門庭的吉祥物,成為人們居家擺設的重要物品。
早期的粥罐做工考究,高雅富貴的寓意深刻。圖案紋飾透露出濃厚的文人氣息,使其很快成為官宦大夫、富裕家庭中的擺飾品,用以觀賞。粥罐由此也成為了地位和身分的象徵。
粥罐興盛時期是在明末清初與清末民初期間,由於連年戰爭,社會動盪,人們對於穩定生活的渴望,普遍懷有濟世救國的情懷,紛紛嚮往以粥(做)罐(官)施展抱負,改變世道。
到清朝同治以後,在民間迅速擴展,產量猛增,滲入到社會各個階層,成為饋贈和娶妻嫁女的必備之物。
此青花人物粥罐,直口,圓肩,短頸,鼓腹,體態矮圓,口直徑較一般罐器大,是為了便於盛粥使用。器肩兩側有獸耳(乾隆以前為對稱雙孔),可配金屬環或繫繩以便提攜移動。底微斂,雙層青花台階的形狀,俗稱「二層台」,雙圈足也在這一時期大量流行。
頸肩部一圈繪回字紋,為常見吉祥紋樣,簡約婉轉,結構綿延,象徵富貴不斷頭。腹部繪仕女帶童子上學讀書,後方老嫗叮囑童子,寓意勤奮讀書,學而優則仕,將來加官進爵。後方芭蕉象徵常青不老,生息不滅。整體器型規整,人物繪畫細膩生動,青花擁有翠毛藍色澤。
「一見」是引領東方美學願景的品牌,以全方位設計人的角度,分享值得珍藏的文人服飾、穿戴藝術設計、手工藝品、文玩古物,全部以純手工打造,且獨有一件(一見),發揚底蘊深厚的唐宋文化,以美的驚嘆號點綴日常生活。
清末年間的青花人物粥罐目前位在台北萬豪酒店中城廣場1樓(樂群二路199號1樓)。櫃位上還有許多雅緻且都只有一件古美逸品。期待您的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