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0 月 21 日
砂中淘金的藝術: 紫砂壺 _ 難得一見 ‧ 茶道具
回首紅塵讀書處,煮茶留客小亭幽
向您介紹 紫砂壺 _ 難得一見 ‧ 茶道具
對紫砂的喜愛,始於唐宋,風靡明清,迄今未艾。歷來文人,不論是唐宋八大家的歐陽脩、蘇軾或宋四家的米芾,都對「紫砂壺」深深著迷,讚譽有加,紛紛將紫砂壺寫入詩詞當中。因為文人參與而提高紫砂壺的地位,讓一個日常飲茶的器具,成為尋常人家、帝王茶席上相競爭逐的珍品與文人墨客創作藝術品的天堂。
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
在江南一座風光明媚的小城市,秦朝設為陽羨縣,後經宋朝定名為「宜興」。宜興素有「陶的古都」之稱,由於土壤肥沃,地靈人傑,早在新石器時代已出現製陶技術。清朝將宜興紫砂壺列為貢品,被宮廷皇室看重。根據清朝皇室檔案資料記載,光是雍正年間的造辦處檔案中提到「宜興紫砂」的地方就多達11處之多。
當地特有的紫砂礦土,礦區、礦層分布不同,其天然色澤多達幾十種,非常奇妙,屬於質地細緻且可塑性強、滲透性好的細泥。常言「一兩紫砂,一兩金」,故紫砂泥又被稱為是五色土或富貴土。
製作上品紫砂壺的泥料很難尋覓,價格一路上漲,像金子一樣價值連城,相當珍貴。由這種細泥塑造成壺,必須經過碎礦、養泥練泥、團揉、塑型、高溫窯燒,一次次的脫胎換骨,就像歷經艱辛刻苦的人生旅途,需有智慧與心性的歷練,方能成為像美玉一樣溫潤的壺。兼具極高藝術性及實用性的「紫玉金砂」是東方陶藝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輕濤起,香生玉乳,雪濺紫甌圓
紫砂壺以泥片鑲接的絕佳工藝技術成形,風格端莊,造型靈巧,古樸雅緻,韻味十足。
做工好的紫砂壺,色澤淳樸,其壺嘴與壺把需在一條直線上,壺身線條當直則直,當圓則圓,平整滑順,線條明快流暢;內壁收拾俐落,在壺嘴接口處與塊面接縫都沒遺留泥屑,點、線、面與轉折處都恰到好處,容量適度,重心得當;口蓋嚴密出水順暢,如此在茶韻茗事時才能得心應手。
溫潤抱天璞,清真稟自然
正料紫沙壼經典迷人之處,不得不提到「養壺」充滿樂趣、逐步增值的過程。
因紫砂材質有類似海綿的吸附性,可吐香、吸香,對於好的紫砂料來講,兼具保溫與高透氣性的微妙物理調節作用,是其他磁陶器皿絕無的特性。在紫砂壺剛出爐時,表面顆粒相對粗糙,所以茶人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不斷泡養,經過一層層包漿盤平的類似過程如同拋光,但是屬於自然天成的油潤光采。
如此精心呵護的紫砂壺,肌體渾圓豐滿,擁有漆器般滋潤的光澤。而上品的紫砂料也會在養壺過程中發生顯著的變化,隨著時光流逝,壺會越養越溫潤。養過的壺對茶葉茶湯有揚清蘊、抑濁澀苦鈍之功,對茶人施藝時尤助。
成器不易,難得一見